部分来自零售业的两会代表提案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建议多举措破解小微企业发展难题
张近东建议首先要加大小微企业的救助力度,在实施应急举措的同时,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局,张近东表示,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风控;而风控之难,难在有价值信息的获取;信息数据获取之难,难在数据入口分散,孤岛效应难以消除。
为有效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解决,张近东建议,一方面,继续推动政策落地,提高执行效力。另一方面,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整合区域内政策机构力量和各方数据,建立完善全面、互联互通的地方小微企业政策执行和信息集成的综合体系,为金融机构创新小微金融业务模式提供数据支撑。
“建议建立破解小微企业融资之困的社会共享信息交流平台,由银行机构、财税部门、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组成,专门负责小微企业融资的数据征信服务和协同政策的梳理整合,发挥政策合力。”
张近东表示。张近东在2020年两会建议中提出,在金融扶持的基础上,引入产业力量,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综合扶持。要加强产业链协同,通过数据、资金、人才等环节的打通共享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产业协同合力。
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董事长王填:建议支持实体零售业发展
发放消费券注重普适性。王填建议,将商超企业纳入消费券的使用范围,可考虑定点发放米面油奶蛋等基础生活类商品的消费券给到低保人员,保障民生,也可给低收入人群直接发放现金。同时,消费券应该允许购买非食品和部分食品。例如服装、家电、玩具、彩妆,以及酒、果干、滋补品等,助力上游中小企业的生产和品牌建设。可通过多平台发券,或者通过政府招标程序确定平台,让消费者、商户可以自由选择,保证公平竞争。
减轻企业促消费成本。王填建议,在中小企业认定方面,考虑连锁经营企业特点,以单个门店为单位比照中小企业标准,享受相关的社保以及租金减免的优惠政策。将尚在营业的零售企业纳入享受房租减免的主体范围,按企业实际经营场所的房租交纳所在地给予房租减免。延续释放更宽松就业政策。王填建议,延续企业社保缴费减免期。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知要求的企业社保缴费减免期限结束后,出台两年内不上调三项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的短期政策,进一步激励企业稳就业促就业。同时,延续两年线上培训补贴政策,满足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帮助企业继续保持人才竞争力,助力企业稳定发展。将工会经费返还政策拓展到所有企业;扩大享受残保金减免范围,支持“就业辅导员”队伍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佳惠百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小红:建议全面推行肉类冰鲜上市
李小红代表认为,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具备全面推行肉类冰鲜上市的条件了,而且冷鲜肉比热鲜肉更营养更安全。
另外,冷鲜上市有助于撬动相关产业链,若猪牛羊禽全品类实行冷鲜上市,将有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相关链条产业如屠宰、冷链储存及运输、生鲜电商等也会迎来蓬勃发展的机会。所以,李小红代表建议制定肉类冷链流通攻坚战全国统一方案,强制性将冷鲜肉流通配送体系建设,作为冷链物流重点支持发展范围,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规划和应急物流重点建设项目。
全国政协委员、三胞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袁亚非:建议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仍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来源。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抵押物少、信用数据不足、财务报表不规范等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都不愿给中小企业贷款,银行惜贷、压贷、抽贷、断贷现象时有发生。
袁亚非认为,当前要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难题,一方面需要企业加强自身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以及信用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关键是优化金融管控,创新金融服务,双管齐下合力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袁亚非主要给出三方面建议,首先要加强金融管控要掌握好节奏和力度,导向明确,疏堵结合,为转型创新的企业留发展空间。二是大力发展数字金融,结合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三是大力发展独立普惠金融机构,专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来源:中国百货商业协会CCAGM